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6-05 作者:不是二是四 来源:漂亮女人网

中医学理论体系可区分为中医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与中医基础理论专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前者是指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构成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后者指以元气说为基石,阴阳五行学说为研究方法,藏象经络理论为核心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要介绍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专指后一种情况而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与现代五个阶段。

1.先秦、秦汉时期─—孕育、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儒、道、阴阳、墨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诞生,元气论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在战国末年也已显露雏型或几臻成熟;天文、历算、气象、物候、生物、心理、逻辑等自然科学知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为古代医家总结医学经验,建构医学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工具。同时,从殷商始,医师专业分化,医疗经验迅速增多,又为理论的总结准备了充分的素材和资料。一些理论雏型,如病因学的“六气说

”等已相继出现。因此,先秦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孕育期。

秦、汉大一统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创作于战国、秦、汉之际,大约汇编成书于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总结了西汉及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物候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除系统阐述医学问题外,还涉及哲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医学内容而言,包括人体解剖、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治则、运气、医学心理、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针灸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部分内容,因此,成为中医理论发展及中医学科分化的母体。直至现代,《黄帝内经》的许多理论知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一直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

东汉时期托名为秦越人所撰的《难经》,是一部以问难方式探讨医学理论的专著,许多问题或答案源自《内经》,可视为《内经》之辅翼。《难经》的内容也较丰富,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典著作。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治问题,它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诊疗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并载方 113首。《金匮要略》着重探讨内伤杂病的诊治问题,书中以病分篇,论述了40多种疾病的因、机、证、治,贯穿着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方法,并收载方剂 262首。所以说,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从而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秦汉时期出现的上述医著,从不同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范式,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路径。

2.晋、隋、唐时期——继承、提高阶段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