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也许正一步步毁掉孩子的兴趣……

时间:2021-04-17 作者:一叶知秋8230477 来源:漂亮女人网
周五,接喆同学英语课放学,听到几个妈妈在讨论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事——“不知道该给孩子报什么班,担心报了孩子学不下去……”“我想多报几个班试试,看他的兴趣再重点培养。”

周五,接喆同学英语课放学,听到几个妈妈在讨论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事——“不知道该给孩子报什么班,担心报了孩子学不下去……”“我想多报几个班试试,看他的兴趣再重点培养。”

“那花销可不小,如果中途不学了多可惜。”

“主要是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啥,问他就说啥都想学,可真报了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为了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有点能拿出手的“本领”,大家真是操碎了心。

可怎样才Get到孩子的兴趣点?恐怕是很多父母共同的疑问。

一个和我同龄的朋友,也算是半个有兴趣班经历的人。

小学四年级时,她们学校门口贴出告示,说晚上8点有县里来的小提琴老师在礼堂选拔学员,请感兴趣的同学来参加面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镇,小提琴是神一样的存在。消息迅速传开,大家都跃跃欲试,那位朋友也跑回家要父亲带她去“面试”。

当晚,学校礼堂门口排着长队。那些说是选上了的孩子,家长脸上一派荣光,仿佛手里已经牵着未来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些没选上的,大人会直接埋怨孩子没出息。

看到没选上会挨骂,她手心开始冒汗。爸爸摸摸她的头,问:“喜欢小提琴吗?”她毫不犹豫地点头,觉得站在舞台中央好神气!

她爸爸笑了:“你是喜欢那些站在台上拉小提琴的人,还是喜欢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她正不知怎么回答,就轮到她进去面试了。最后,她因为“手指长,柔韧度也好”而得以参加复试。

自己被选上,朋友有些小兴奋;爸爸却表情平淡,没再提关于小提琴的事。

第二天复试,老师放了一段音乐,要朋友听听其中有几种乐器的声音。她至今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很白痴,声音就是声音,还分几种?老师把那段音乐放了三遍,她仍一无所获。最后,老师摆摆手说“回去吧”。

她牵着父亲的手走出来,又羞愧又失望。父亲却没表现出丝毫不满,在学校门口给她买了袋米花糖说:“你从没接触过乐器,分辨不出那些声音很正常啊。但咱们得选自己喜欢的事去做,这样才能做得长久,即使碰到困难也能坚持下去。”

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兴趣”这个命题,伴随着对那次经历的反复咀嚼,她对“兴趣”这件事有了最初的理解: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不跟风也不盲目崇拜;一件自己有所了解的事,不是一时兴起也不会轻言放弃。

很幸运,我小时候,也被父亲同样尊重地对待:我喜欢看课外书,在那个视“闲书为洪水猛兽”的时代,我很感谢父亲骑车一个小时带我去县城电影院的地摊看小人书的日子。

或许,正因为年幼时看小人书的兴趣,我才在写作这条路上执着地坚持。所以,在寻找、发现、遵重孩子的兴趣方面,我特别欣赏好友H的做法。经营着一间艺术培训工作室,儿子彬彬今年4岁,是喆同学的小伙伴之一。

主业是钢琴培训,但H的工作室课程涵盖了乐器、绘画、舞蹈、主持,很受家长们欢迎。家里有这样一位专业级的妈妈,彬彬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妈妈自己工作室的课程肯定随便学吧?

事实上,迄今为止彬彬还没有上过任何一个门类的兴趣班,一直在家“傻玩”。有人甚至觉得H对自家孩子不够用心,对此H说:“其实我一直都在教彬彬,只不过,我是用最适合他年龄和状态的方式去教他。”

当很多孩子听口水儿歌时,彬彬在听舒伯特、莫扎特、巴赫和一些新潮的电子音乐;当很多孩子看喜羊羊和熊出没时,彬彬在看宫崎骏和梦工厂;当有的孩子在儿童游乐城忙活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努力给孩子感官体验,是H最喜欢的“浸入式教育”,通俗来说就是“熏陶”。

昨天还有位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诉苦,说女儿三岁半了,就喜欢熊大熊二,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爱看书。

熊大熊二是孩子从一开始就自己选择要看的吗?

肯定不是,一定是大人允许他们去看的。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类型的讯息,孩子就会接受并习惯于这类讯息——

如果希望孩子爱上看书,就应该尽早为孩子创造一个随时随地能够看到优质绘本的环境。让孩子有地方可以画,有艺术可以触摸。

就像H所说:“小朋友在人生头三年里,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你给他们看什么、听什么,他们就在吸收什么。特长学习,拼的不是谁学得早,而是谁最坚持。孩子要先尽可能多地体验那些美好事物,才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等他在完成各种体验的积累后,终于开始对某件事产生迷恋,就找到了他可以持续投入热情去学习并让他终生受益的——兴趣。”

当妈妈的一定都有这种体会——我明明没教过孩子的事,他却不知不觉学会了。

就像前几天,喆同学拿着画笔涂鸦,突然写了个“上”字。

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没刻意教他认过字,更没有教他写过字,只是在读绘本时会应他要求告诉他哪个字念什么。

是什么使得孩子在不经意中就掌握了那些我们从没教过的本领?蒙台梭利女士把孩子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称为“吸收性心智”,她认为“当孩子与某个环境接触,这个环境中的大部分知识都会被孩子吸收,这种能力与生俱来”。

即孩子是在对环境的感受和体验中学习的,兴趣是他们在对一件事不断深入接触的过程中,经历一个由知识积累到兴趣爆发的过程。

这件事,即使身为爸爸妈妈,也不可能替他们去做。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在某个阶段对某件事表现得很有兴趣,父母立刻把孩子送进兴趣班,但没过多久孩子就没兴致学了。父母很着急:学费不能白交啊,于是逼着孩子学,等全部课时上完,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就这样消逝在了急吼吼选择的兴趣班里。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喜欢某一件事,无论是乐器、涂鸦还是运动,先别急着让他受约束地学,正确做法是陪伴孩子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和了解这件事,直到孩子在其中找到了乐趣,慢慢把最初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行动力。

比如发现孩子喜欢听音乐,就多带孩子观看音乐会,感受音乐之美,并观察孩子能否兴趣高涨;

发现孩子喜欢打球,就多带孩子去看篮球比赛,多给他们讲球星们的故事;

发现孩子喜欢画画,就多带孩子去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多带孩子看画展,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试着了解画家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

发现孩子天马行空想像力丰富,就多准备一些书供他阅读,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发现孩子对英语敏感,不多给他们看原版动画片、多听英文儿歌磨耳朵……

最初的热情,只是兴趣的种子;长期的浸染和熏陶,才是让兴趣开花结果的养料。

只有足够了解的事,才谈得上喜欢。

只有真正喜欢的事,才能让人持续投入热情去努力,哪怕遇到困难也有勇气坚持。


热门关键词